7月20日,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工作推進暨京津冀科技創新券啟動工作會在北京召開。作為北京市推動科技資源開放服務的一項主旨工作,首都科技平臺工作的推進,科技創新券的啟動將為儀器共享工作的開展落實給予制度保障,為其更好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首都科技平臺:儀器共享的有力支撐
首都科技平臺于2009年啟動,旨在推動北京科技資源開放,促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平臺啟動以來,在科研設施與儀器、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科技資源的有效整合、開放共享和市場化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截至目前,首都科技平臺已促進首都地區包括中央和地方單位在內的908個國家級、北京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進行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涉及儀器約4.28萬臺套,價值263億元,聚集了13601位專家和166個高端研發團隊。
作為首都科技平臺的主要抓手,首都科技創新券的啟動具有深遠意義。首都科技創新券由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科委聯合設立,主要用于鼓勵北京市小微企業及創業團隊在開展創新項目過程中購買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務?梢灶A見,這一政策工具的落實,不僅可為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提供精準幫扶,還可推進高校、科研院所儀器設備共享的進程。
儀器共享:各地工作開展迅速
事實上,不止北京市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工作成績顯著,全國其他地區的儀器共享工作也取得了突出成就。近年來,甘肅省、四川省等地的儀器共享平臺相繼誕生,本地的科技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
2018年,甘肅省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管理辦公室深入各大科研院所,開展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對外開放共享政策的宣傳交流工作,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積極投入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大儀平臺擁有開放共享單位已達228家、大型科研儀器設施達2475臺套、儀器原值達16.83億元。
與此同時,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的工作也取得了明顯進展。四川省綿陽市周圍聚集了一大批國家級科研院所,擁有的科研儀器設備數量甚是可觀,但是,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卻不太高,儀器閑置情況比較普遍;诖,2017年1月,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應運而生。截至2018年6月底,該共享平臺已經上線4300多臺套大型儀器設備,設備原值達到40億元,聚集了各類專家215人,專業領域涵蓋材料學、應用化學、儀器分析等。
儀器共享可實現儀器設備的信息互通和統籌利用,在儀器資源持有方和需求方之間搭建了溝通的橋梁,不僅為許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節約了成本,還有利于解決科研院所設備閑置問題,推動科研人才、科研成果的市場化服務,從而實現產學研結合。當前,我國多個地方的儀器共享工作正在穩步開展,儀器共享平臺建設得越發完善,我國的儀器共享工作將迎來一個更美好的發展前景。
文章鏈接:https://instrument.ofweek.com/2018-07/ART-8320086-8500-30251907.html